生命的震颤终被抚平|两位帕金森患者的重生之路

2025-04-11
1361



清晨七点的南宁,47岁的王阿姨第一次稳稳端起粥碗。看着瓷勺里的白粥不再因右手震颤而洒落,这位与帕金森抗争七年的单亲母亲红了眼眶:"终于能给孩子做顿完整的早餐了。"
七年前,王阿姨右手突如其来的震颤打破了平静生活。从系不上纽扣到握不住炒勺,从美发师被迫停业到需要女儿帮忙穿衣,多巴丝肼、苯海索等药物逐渐失效后,她甚至数度想要放弃:"最绝望时,连眼泪都会因面部震颤流不成线。"

图片

图为神经内科专家秦文军为帕金森患者查房

转机出现在广西水电医院神经内科。经过精准的"药物减法"治疗,广西水电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慎重研究了王阿姨的症状,经过调整药物后,住院十天,那个颤抖了2555个日夜的躯体逐渐归于平静。出院时,王阿姨在走廊上轻盈转了个圈:"这双手又能给客人烫头发了。"

图片

同在医院走廊,73岁的李阿公正拄着拐杖练习行走。作为无配偶无子女的孤寡老人,帕金森带来的不仅是四肢震颤,更有深夜的失眠与如厕的无助。两个月前病情恶化时,连远房侄女心疼地说:"阿公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"
经过系统治疗,医护人员不仅重建了阿公的运动功能,更用专业护理解开他郁结的心结。出院当天,阿公自己收拾行李时突然停住:"上次能这么利索地叠衣服,还是老伴在世的时候......"窗外的阳光洒在他不再颤抖的掌纹上,映出一圈温暖的金边。
"帕金森病不是生命的倒计时,而是需要重新校准的生物钟。"副主任医师陈榆指着诊室里的"震颤曲线图"说道:"我们通过药物精准滴定、康复训练和情绪疏导三位一体治疗,已帮助87%的中晚期患者重获生活尊严。"
小科普


面对帕金森我们能做什么?广西水电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给出3个关键建议:

1. 早期识别信号:

写字越来越小、走路手臂摆动减少、表情变得僵硬······ 发现异常请及时到神经内科专科门诊就诊,切勿拖延。  

2. 科学治疗,拒绝偏方:

遵医嘱规律用药,定期复诊调整方案,切勿自行停药或迷信“根治神药”。

3. 用爱与陪伴照亮前行路:

为患者提供无障碍家居环境(如防滑地板、扶手)。多倾听、少催促,一句“慢慢来,我陪你”胜过千言万语。

广西水电医院神经内科服务电话:

0771-2194893

来源 |神经内科 蓝敏敏

编辑 | LP

校对 | 蓝敏敏、罗鹏、杨银丽

审核 |杨银丽、蓝敏敏

     END


公立非营利性二级综合医院

图片
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